1.饮食调养宜清淡
中医认为,若幼儿食用大量生冷食物,极易损伤脾胃阳气。除了容易出现厌食、呕吐、腹胀、泄泻等表现之外,脾胃运化不利,痰湿内生,也会进一步出现咳嗽、痰响等症状。
入伏时节,饮食调养应以清淡为主,新鲜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最佳。适当吃些苦瓜、苦菜等苦味食品,能清心除烦、醒脑提神,亦可增进食欲、健脾利胃。
2.注意防暑降温
尽量避免让幼儿在中午阳光最强或温度最高的时候外出,必要外出时带上遮阳伞,做好物理防暑。
如果因天气炎热出现轻度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恶心、眼花、无力、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,就是中暑先兆。
3.正确吹空调,提防寒邪
中医认为夏日气温升高,皮肤腠理开则汗出,如果这时候马上进入空调房中,会让寒邪袭于肌表。热闭于内、暑湿困于内而致病,出现类似“中暑”的症状:头昏脑涨、时寒时热、吐泻无汗。所以幼儿大汗淋漓时,要先在常温阴凉处稍作歇息,擦干汗液,保持身体干燥,适量补充水分后再进入空调房中。
4.规律作息养精神
现在正值暑假,很多幼儿的作息时间被打乱,导致睡眠不足,身体抵抗力差。即使在假期,也尽量让幼儿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,每天按时午睡。
5.穴位按摩保全身
推拿按摩为中医传统瑰宝,入伏时节适当进行穴位推拿、按摩,有助于避暑祛湿,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,从而起到保健全身的作用。推荐重点穴位如下:
按摩太阳穴以清利头目、止痛疏络;按摩足三里穴以促进消化、生发胃气;按摩阴陵泉穴以清热利湿、健脾益肾;艾灸神阙调理肠胃,健脾祛湿;推拿涌泉穴以祛除邪热,滋阴降火。